到底要不要買房?買房要考慮什麼?橋那屋聊聊屋
買房是人生大事,至少橋的長輩都是這樣跟我說,事實上買房還真是件大事! (是在唸 什麼繞口令) ,但買與不買正反兩派人馬總是可以讓你傷透腦筋。 橋這邊想要帶大家來看看真實數據是怎麼走,並分享橋自己的經驗。 房價趨勢 從歷史紀錄來看,房價一直是往上爬升的狀態,就像基本面良好的公司一樣,股價雖會遇到波動,但最終一定是回歸其本身價值往上攀升,而房市也是如此,食衣住行,住就占人生一大半的時間,價值之重也不需要橋贅言。 我們先來看看近年來的都會區成交房價指數走勢如何吧! (資料來源: 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 ) 從2010年開始,台灣政府實施一系列打房政策:2011年央行調升利率、開徵奢侈稅,提高購屋的借貸成本,另外陸續還有2012年實價登錄、2014年北市推行囤屋稅等等措施。 政府做了這麼多,可以看到在2014年以前總體房價卻還是緩緩上升,直到2015年美國升息引發新興市場風暴波及全球,台灣經濟因此出現衰退,房市景氣才進入下跌區間,可以從上圖看到2015至2016年1年間跌下來的指數量,是2011年至2013年共2年爬升的數值,但後續幾年便又呈現爬升趨勢直至現在。 我們再來看內政部利用實價登錄不動產交易價格資料,計算出住宅價格指數走勢。 雖然每個縣市的漲跌幅度不一,但房價總體還是向上成長,尤其是2019年過後台南、台中及桃園漲幅超過全國平均,雙北雖然成長幅度不大,但依然是緩緩上升。所以房價的趨勢是什麼?很明顯的除非遇到全球性的金融風暴,或是央行持續升息,造成貸款成本提高,不然橋個人覺得,無論政府使用何種措施打房,頂多就是房價緩升,向下的機率實在不太大。 買房因素 買房與否首要需要考慮的就是個人需求,以橋本身住新北市來說,在公司附近租套房1個月約莫要1萬元的房租,而老婆在不同縣市上班,一樣需要租房子的情況下,1個月兩人租金就要2萬元,而買房貸款800萬、分30年、利率以1.56計,每個月房貸需支出約2.8萬元,所以來回8000元的差距,我當然選擇買房而不是幫房東繳房貸,前提是我們有存到頭期款的資金,而我們也想有自己的窩。 所以個人的需求一定要計算清楚,不要買了之後造成自己現金流中斷,房貸繳完只剩下生活費,那倒不如租房子存資金,去投資來創造更多的現金,考量選擇性也就會增加。當然如果是要投資房地產需求也是很常見,但投資的話就要考慮更多方面,高報酬的背後代表風險也隨之升高。